TOP
團號 EU14AABR260618A

胡琮淨老師帶路:荷比建築14日

售價 NT$268,000

大人
NT$268,000
報名截止:2026/05/19
成團人數:15人
每人訂金:NT$100,000
長榮航空 早去晚回
台北-桃園機場 出發


去程

2026/06/18

14天12夜


回程

2026/06/30

每日行程

天數 交通工具 航班編號 啟程地 起飛 目的地 抵達
1 長榮航空 BR75 台北-桃園機場 2026/06/18
07:50
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 2026/06/18
19:25
13 長榮航空 BR76 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 2026/06/30
21:40
台北-桃園機場 2026/06/30
20:05

※如遇航空公司變動航班,本公司保有最後變動之權力,並以說明會資料為準

Day 1

台北 ✈ 阿姆斯特丹

早餐 午餐:機上套餐 晚餐:機上套餐

住宿Hyatt Place Amsterdam Airport 或同等級

搭乘長榮航空早班機出發,經曼谷短暫中停,於晚間抵達阿姆斯特丹。今晚安排入住機場附近的四星級飯店,調整時差、安頓身心,為接下來的荷蘭旅程做好準備。

※行程售價不包含來回機票。如需代訂機票,請聯繫業務人員為您服務。

Day 2

阿姆斯特丹 – 鹿特丹 – 安特衛普

早餐:飯店早餐 午餐:Markthall 市場自理餐 晚餐:飯店主廚推薦三道式料理

住宿Radisson Blu Hotel Antwerp City Centre 或同等級

二戰期間,鹿特丹在德軍空襲中幾乎全毀,市中心建築大片消失於火海。戰後,城市不採復舊路線,而是由市府主導,以現代都市規劃為目標推動全面重建。建築師與規劃單位密切合作,將城市轉化為現代建築的實驗基地。從鋼筋結構到空間概念,各類前衛設計陸續出現,形成與荷蘭其他城市截然不同的風貌。鹿特丹因此成為建築界觀察當代表現的重要指標,也展現出荷蘭在戰後對未來城市形態的集體思考。

◆鹿特丹中央車站:鹿特丹中央車站由荷蘭建築事務所Team CS共同設計,於2007年開始重建,並於2014年正式啟用。新車站以現代主義風格為主,外觀採用銳利的幾何線條與不鏽鋼屋頂,主入口屋頂向城市開展,象徵鹿特丹的國際化與未來視野。整體設計融合高效運輸機能與城市景觀美學,並保留了1960年代車站入口的舊鐘與標誌作為歷史記憶的一部分。

◎方塊屋:方塊屋是鹿特丹市中心著名的地標建築群,由荷蘭建築師皮特.布洛姆(Piet Blom)設計,於1984年建成。其建築風格獨特,由數個傾斜45度的立方體組成,每個立方體都代表一棵抽象的樹,整個建築群則象徵一片森林。方塊屋的設計理念源於「居住在城市的屋頂上」,布洛姆將傳統房屋的立方體傾斜放置在六角形的基座上,創造出充滿幾何美感和空間趣味的住宅。這種大膽創新的設計不僅挑戰了傳統建築的觀念,也為鹿特丹這座現代建築之都增添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鹿特丹鉛筆屋:鹿特丹鉛筆屋建造於 1982年,同樣是由建築師皮特.布洛姆所設計,就位於著名的方塊屋住宅群旁。這棟建築因其尖頂造型酷似鉛筆而得名,是整體規劃中高層住宅與地標性的組成之一。建築風格屬於解構主義與現代主義的融合,延續布洛姆對「城市森林」概念的實踐,強調個體建築如同都市中的樹木一般,形成互動且富有趣味的空間節奏。鉛筆屋不僅為住宅用途,也成為鹿特丹老港區的重要視覺地標,展現荷蘭在住宅設計上的創意與前衛精神。

◆鹿特丹水管屋:鹿特丹水管屋亦即鹿特丹市立圖書館,這座獨特的建築由Van den Broek & Bakema建築事務所設計,於1983年開始建造,並在隨後數年內逐步完成。圖書館採用了高技建築風格(High-tech architecture),將功能性結構裸露於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一條條彷彿盤踞在整棟建築物外牆的鮮黃色巨大通風管線,因此常被戲稱為「水管屋」。這種設計不僅展現了工業感美學,也讓建築本身成為一種視覺語言,與一旁現代化方塊屋和拱廊市場相映成趣。這種大膽的設計讓鹿特丹中央圖書館被戲稱為「鹿特丹的龐畢度中心」,而這種內外翻轉的建築風格也被稱為鮑威爾主義建築風格(Bowellism architecture)。

◆鹿特丹拱廊市場:鹿特丹的拱廊市場由荷蘭建築事務所MVRDV設計,建於2009年至2014年,是一座結合市場、住宅與餐飲的多功能建築。建築風格融合現代主義與高技派元素,從羅馬時代市場建築的拱筒結構(vault)為設計發想,以巨大馬蹄形拱殼結構包覆整個空間,展現出壯觀且未來感十足的都市設計。拱廊市場的另一個特色在於其內部拱形天花板上面由藝術家Arno Coenen和Iris Roskam創作的巨幅壁畫「豐饒之角」(Horn of Plenty),描繪了荷蘭的農產品和食物,為市場增添了繽紛的色彩和藝術氛圍。這座建築不僅是一個市場,也是一個吸引遊客的觀光景點,展現了鹿特丹在現代建築設計上的創新和活力。

◎博伊曼斯・范・伯寧恩美術館:波伊曼斯・范伯寧恩美術館由Ad van der Steur設計,融合荷蘭現代派對工藝與材料的細緻處理,紅磚外觀沉穩,空間動線清晰,兼顧展覽與典藏功能。美術館選址位於博物館園區內,屬戰後都市規劃中特意保留的歷史綠地區段,反映鹿特丹在現代化進程中對文化場域的尊重與延續。2019年啟動整修計畫後新增的「博物館典藏塔」(Depot Boijmans Van Beuningen)由MVRDV設計,全玻璃立面、倒碗形體量打破傳統美術館典藏封閉的想像,將館藏變成可被觀看的城市景觀。典藏塔不僅延續美術館在當代城市中的功能定位,也使鹿特丹在建築語言上的實驗性再次受到國際矚目。

◆安特衛普中央車站:安特衛普中央車站被譽為「鐵路大教堂」,是比利時安特衛普市的主要鐵路車站,其宏偉的建築風格令人印象深刻。車站主體由比利時建築師路易.德拉桑斯里(Louis Delacenserie)設計,於1895年至1905年間建造完成。車站的拱橋則由建築師揚.范阿斯佩倫(Jan Van Asperen)設計。這座車站融合了多種建築風格,包括新巴洛克式和新文藝復興式,以其巨大的圓頂、高聳的塔樓和精緻的石雕裝飾而聞名。

鹿特丹中央車站

鹿特丹建築群

博伊曼斯·范伯寧恩美術館

Day 3

安特衛普

早餐:飯店早餐 午餐:精選餐廳兩道式料理 晚餐:Horta Cafe 三道式料理

住宿Radisson Blu Hotel Antwerp City Centre 或同等級

◆河畔博物館及公共空間:安特衛普的河畔博物館及其周邊公共空間系由比利時建築事務所Neutelings Riedijk Architects設計,建於2006年至2011年。建築風格融合了雕塑性設計與歷史語彙,外觀以紅砂岩與波浪形玻璃堆疊而成,呈現如貨櫃般的層層堆高造型,呼應港口城市的背景。

博物館的公共空間設計旨在將城市景觀融入建築本身。博物館內部設有螺旋狀的步行道,遊客可以沿著步行道逐步上升,欣賞安特衛普市和斯凱爾特河(Scheldt River)的全景。博物館頂層的觀景台是一個開放的公共空間,為遊客提供360度的全景視野。這種設計理念使博物館不僅是一個文化展示場所,也是一個城市觀景平台,將藝術、文化和城市景觀完美融合。

◆港務局大樓:安特衛普港務局大樓由已故建築師札哈・哈蒂與其建築事務所設計,於2016年完工。札哈・哈蒂是首位獲得普立茲克建築獎的女性,作品以自由曲線著稱,媒體稱她為「曲線女王」,也因大膽、前衛的設計風格,被《國家地理》形容為「來自建築界的惡魔」。

札哈・哈蒂在原有的老消防局上方加建一座猶如船艦漂浮的全新建築,鋼骨與玻璃交織出流線外殼,外觀取自鑽石切面,映照出安特衛普在航運與鑽石貿易上的雙重歷史角色。玻璃立面隨天光與港灣水色產生光影變化,使整體建築彷彿與海面相連。

◎皇家安特衛普美術館:皇家安特衛普美術館最初由建築師Jacob Winders和Frans Van Dijk設計,建於1884年至1890年,採新文藝復興風格(Neo-Renaissance),展現19世紀末對古典藝術殿堂的宏偉構想。建築正立面對稱莊嚴,內部空間則以高聳穹頂與天窗提供自然光源,營造出莊重寧靜的觀展氛圍。

美術館於2011年至2022年進行大規模整修與擴建,由比利時建築事務所KAAN Architecten操刀,在歷史外殼內巧妙嵌入極簡、現代的白盒展廳。館藏橫跨14世紀至今,包含魯本斯、凡.戴克、揚.范·艾克等佛蘭德斯大師作品,也收錄現代藝術家如詹姆斯.恩索爾、里克.沃特斯等人的創作。新舊建築與古典當代藝術的融合使KMSKA成為比利時最具代表性的藝術殿堂之一。

MAS河畔博物館

安特衛普港務局大樓

安特衛普皇家美術館

Day 4

安特衛普 – 布魯日 – 根特

早餐:飯店早餐 午餐:精選餐廳兩道式料理 晚餐:運河畔餐廳三道式料理

住宿1898 The Post 或同等級

◆布魯日老城區與運河遊船:上午驅車前往布魯日。布魯日老城區內網狀運河縱橫,建築大多保留中世紀風貌,紅磚尖頂與斑駁石牆相連,一排排貼齊水面的老屋靜靜映在水上,仿佛油畫倒映。街頭的鐘樓、教堂與古老市政廳彼此呼應,形成一種緩慢卻深刻的韻律。過去這裡是北海貿易的重點樞紐,羊毛與布料的貿易帶動整座城市富裕興盛。市集廣場上的建築屋簷高聳、窗戶細長,是當時工匠與商人階級品味的縮影。連巷弄中的甜點店與巧克力工坊,也多藏身在數百年前的建築裡,一杯熱可可端上桌,味道像是延續著中古市民的生活記憶。

◎聖若望梅琳醫院博物館:聖若望梅琳醫院博物館是歐洲現存最古老且保存最完整的醫院建築之一,其歷史可追溯至十二世紀。這座中世紀醫院原用以收容病患與朝聖者,直到1977年仍在運作,之後才轉型為融合藝術、建築與醫療史的博物館。走入厚重的紅磚建築彷彿穿越時空,昔日病房、醫療器具與藥房依舊完整呈現,見證了早期醫學的發展。館藏重點為佛蘭德斯畫家漢斯・梅林(Hans Memling)的傑作,包括:〈聖若望洗者與聖若望福音使徒三聯畫〉與〈聖烏蘇拉聖骨箱〉,這些作品原為醫院所委託,至今仍在原址展出,格外珍貴。舊藥房與草藥園則展示17世紀的藥劑、草本與療法,令人一窺古代醫療的細膩與信仰。

◆布魯日貝居安會院:布魯日的貝居安會院建於1245年,由佛蘭德斯的瑪格麗特所創立,是中世紀女性宗教社群的典型代表,已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當時的「貝居安」是選擇奉獻信仰但不受修道院嚴格戒律約束的婦女,她們在此過著清貧、獨立且服務社會的生活,多從事醫護與教育等工作。會院由約三十棟粉白房屋環繞而成,建築多為16至18世紀風格,圍繞中央庭園與古樹,形成寧靜封閉的方形聚落。入口處跨越小河的貝居安橋通往會院大門,橋上刻有「ANNO 1776」字樣象徵其悠久歷史。院內的聖伊莉莎白教堂融合哥德式與巴洛克風格,內部簡樸而莊嚴。如今仍有本篤會修女與追求靜修的婦女居住於此,延續著貝居安的精神。

布魯日

聖若望梅琳醫院博物館

布魯日貝居安會院

Day 5

根特 – 布魯塞爾

早餐:飯店早餐 午餐:工業風餐廳兩道式料理 晚餐:飯店主廚推薦三道式料理

住宿Steigenberger Icon Wiltcher's 或同等級

◆根特老城區:根特是一座融合中世紀風華與現代活力的城市。12至15世紀時,根特因羊毛與亞麻貿易而成為歐洲最富裕的城鎮之一,也留下了宏偉的哥德式建築與運河景觀。市中心的聖巴夫主教座堂收藏的《神秘羔羊》是藝術史上的珍寶。高聳的根特鐘樓與聖尼古拉斯教堂並列構成壯麗的「三塔天際線」。如今的根特兼具歷史與青春氣息,運河兩岸咖啡館林立,夜晚燈影倒映水面,浪漫而充滿文化氣息。

◎聖巴夫主教座堂:聖巴夫主教座堂始建於13世紀,歷經三百年擴建後最終於16世紀完成,建築本身為哥德式風格並帶有早期羅馬式與文藝復興時期的特色,以其高聳的塔樓、精緻的飛扶壁與彩繪玻璃聞名,是根特宗教與藝術的重要地標。

教堂內收藏了許多珍貴的藝術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根特祭壇畫(Het Lam Gods),又名《神秘羔羊》(The Adoration of the Mystic Lamb)。這幅由揚.范.艾克(Jan van Eyck)和胡伯特.范.艾克(Hubert van Eyck)兄弟創作的多扇摺疊式祭壇畫是早期尼德蘭畫派的顛峰之作,也被稱為世界上第一件真正的油畫作品。

◎根特市立圖書館:根特市立圖書館「De Krook」由西班牙建築師事務所RCR Arquitectes(2017建築普立茲克獎得主)與比利時建築師事務所Coussée & Goris共同設計,於2017年正式對外開放。建築採用裸露的鋼構與玻璃構件,以水平堆疊的平台量體創造開放與通透的空間語彙,賦予其強烈的工業風格與現代主義精神。

根特市立圖書館「De Krook」的設計理念旨在打造一個多功能、開放且充滿活力的公共空間。除了圖書館的功能外,這座建築還包含了文化中心、咖啡館和屋頂露台等設施,成為根特市民交流和活動的重要場所。

根特

根特祭壇畫

De Krook市立圖書館

Day 6

布魯塞爾

早餐:飯店早餐 午餐:時尚餐廳兩道式料理 晚餐:精選餐廳三道式

住宿Steigenberger Icon Wiltcher's 或同等級

◎奧塔博物館:奧塔博物館是比利時新藝術風格的先鋒和代表人物建築師維克多.奧塔(Victor Horta)於1898至1901年間設計建造,原為其本人的住宅與建築工作室。這棟建築是新藝術運動的代表作之一,建築風格以自然曲線、有機裝飾與工藝細節為特色,體現奧塔對材料與空間流動的敏銳掌握。

館內完整保留當時的室內裝飾、家具、鐵件、彩繪玻璃與壁紙等,展示了奧塔設計的原創作品與文獻檔案,使建築本身也成為展品的一部分。奧塔博物館不僅是對新藝術風格的頌揚,也反映19世紀末比利時都市文化與藝術創作的黃金時代,並於2000年與其他奧塔設計的建築一同列入UNESCO世界遺產名錄。

◎索爾維公館:索爾維公館是維克多.奧塔為當時的工業巨擘歐內斯特.索爾維(Ernest Solvay)之子阿爾芒.索爾維(Armand Solvay)所建。完成於1898年至1900年間,不僅是奧塔最奢華的住宅作品,也是歐洲新藝術運動的瑰寶。

索爾維公館從建築外觀到室內空間乃至家具、燈飾、地毯等細節皆由奧塔親自操刀,呈現出和諧統一的藝術風格。公館內部大量運用了流動的曲線、自然的裝飾元素,以及精緻的鐵藝、彩色玻璃和木雕,營造出充滿藝術感的空間。奧塔巧妙地運用自然光線使室內空間明亮而溫馨,展現了他對光線和空間的卓越掌控力。索爾維公館不僅是奧塔的代表作,也是新藝術運動的經典之作,已於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彰顯其在建築史上的重要地位。

維克多.奧塔

奧塔博物館

索爾維公館

Day 7

布魯塞爾 – 魯汶

早餐:飯店早餐 午餐:精選餐廳兩道式料理 晚餐:亞洲式料理

住宿Begijnhof Hotel 或同等級

◎馬格利特博物館:馬格利特博物館為專門展示比利時超現實主義畫家雷內.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作品的博物館。博物館位於皇家美術館建築群內,主館建於18世紀晚期,是一棟優雅的新古典主義建築的舊貴族官邸。內部由比利時建築與博物館設計團隊進行現代化更新後對外開放,除了保留歷史外觀,也結合現代展覽空間設計。

馬格利特博物館的館藏豐富,收藏了馬格利特一生各個時期的作品,包括:繪畫、素描、雕塑和攝影等。其作品以獨特的視覺語言和哲學思考而聞名,他常常將日常物品置於不尋常的背景中挑戰人們對現實的認知,試圖引發人們對存在、感知和意義的思考。

◆藝術之丘:布魯塞爾的「藝術之丘」位於中央車站與皇宮之間,原為十九世紀末利奧波德二世國王下令改造的城市景觀工程。如今這裡匯聚了多座重要文化機構,包括比利時皇家美術館群、音樂博物館與國家檔案館。從花園平台可俯瞰整個布魯塞爾舊城區與市政廳尖塔,是最具代表性的觀景點之一。藝術之丘不僅是藝術殿堂的象徵,也是連結城市歷史與現代生活的文化地標。

午後驅車前往比利時著名大學城──魯汶。

雷內.馬格利特

馬格利特博物館

藝術之丘

Day 8

魯汶

早餐:飯店早餐 午餐:Domus啤酒館兩道式料理 晚餐:老城區精選餐廳三道式

住宿Begijnhof Hotel 或同等級

◆大貝居安會院:貝居安會院是一種中世紀晚期興起於低地國的宗教性女子共同生活社群,最著名的貝居安會院位於行程中曾造訪的布魯日、目前的魯汶以及梅赫倫等城市,現多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而魯汶城內的大貝安居會是現存保留規模最大的建築群。

貝居安所起源於13世紀,當時因十字軍東征與戰亂許多婦女喪夫或未婚,她們選擇以半修道生活方式共同生活,成立一種非修道院但具有宗教精神的女子社群。她們不發終生誓,,可保有財產甚至選擇離開,生活自給自足,多從事護理、紡織、教育等工作。

建築上,貝居會院通常為圍繞中央庭院排列的小屋與教堂,營造安靜、封閉而富有秩序的生活空間。這些社群既展現女性在中世紀社會中尋求獨立與信仰實踐的方式,也反映當時城市化與宗教改革背景下的特殊歷史現象。今日的貝居會院已多轉為博物館、文化空間或住宅,仍保留其幽靜與歷史氛圍。

◆南懷仁渾天儀:由17世紀耶穌會傳教士兼天文學家南懷仁(Ferdinand Verbiest)所設計的中國式渾天儀的複製品,原件製於1673年清朝康熙年間,屬於中西合璧的天文儀器,展現歐洲科學技術與東方宇宙觀的交會。魯汶大學城校園空間中即有南懷仁廳與渾天儀公共藝術。

◆M博物館:由比利時建築師史蒂芬貝爾(Stéphane Beel)設計,於2009年落成,融合舊城區歷史建築與極簡現代設計。博物館展覽涵蓋中世紀宗教藝術、16~19世紀繪畫及當代藝術作品,是一座強調歷史與現代對話的文化場域。

◎阿倫貝格城堡校區圖書館與鐘樓:阿倫貝格城堡校區是魯汶大學工程與科學學院的所在地,原為貴族阿倫貝格家族的城堡,主建築可追溯至16世紀,屬於佛蘭德斯文藝復興與哥德式風格混合的代表。城堡於20世紀初捐贈給魯汶大學並逐步轉型為學術用途。

圖書館位於城堡延伸出的翼樓區域,建築融合傳統磚砌與現代內裝設計,保留歷史建築風貌的同時也導入高效能閱讀與研究空間。鐘樓則為城堡的視覺焦點之一,其歷史可追溯至城堡建造初期,結合哥德尖頂與文藝復興裝飾細節。校園環境將古典人文氣息與當代研究精神完美融合,是比利時最具特色的學術建築群之一。

大貝居安會院

阿倫貝格城堡校區

Day 9

魯汶 – 列日 – 馬斯垂克

早餐:飯店早餐 午餐:當地餐廳兩道式 晚餐:飯店主廚推薦三道式料理

住宿:Chateau St Gerlach莊園旅館 或同等級

聖地亞哥.卡拉特拉瓦是當代最具辨識度的建築師之一,他的作品常以有機的結構形式、對稱的幾何美學和對自然光的巧妙運用而聞名。列日火車站是他在比利時的代表作,展現了他如何將工程結構轉化為詩意的建築語言。而阿爾多.羅西則是理性主義建築的代表,他相信建築應該具有永恆性與象徵性,伯尼芳坦博物館即是這種建築哲學的體現。今天的行程讓我們同時體驗這兩位大師截然不同的建築語言。

◆列日火車站:列日火車站是比利時最具現代感與象徵性的建築之一,由西班牙建築師聖地亞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設計,於 2009 年完工。整座車站以鋼鐵與玻璃構築出壯麗的拱形結構,屋頂高達 35 公尺、跨度約 200 公尺,線條流暢如展翅的白色巨鳥,象徵自由與速度。卡拉特拉瓦以一體化的建築語言消弭「牆」的概念,讓光線自然傾瀉而下,使整個空間充滿透明感與律動感。白色鋼骨在陽光下閃耀,夜晚則在燈光映照下呈現出近乎夢幻的流線曲面。這座火車站不僅是交通樞紐,更是城市再生的地標,它將列日重新連結到歐洲高鐵網絡,同時以建築語彙重新定義「旅行」的詩意與未來感。

續往馬斯垂克。馬斯垂克位於荷蘭南部林堡省,緊鄰比利時與德國,是荷蘭最古老、最具歐陸氣息的城市之一。城市橫跨馬斯河,以其融合荷、法、德文化的獨特風貌聞名。舊城區保留中世紀石造街巷、古老教堂與歷史廣場,其中最著名的地標包括聖母教堂、聖瑟法斯大教堂與市集廣場。馬斯垂克同時也是 1992 年簽署《馬斯垂克條約》的地點,為歐盟的誕生奠定基礎。

◆天堂書店:馬斯垂克的「天堂書店」原是一座建於 13 世紀的哥德式道明會教堂。這座古老建築在拿破崙時代被廢棄宗教用途,曾一度成為倉庫、展覽館與單車停放場,直到 2006 年改建為書店才重獲新生。書店由建築師 Merkx + Girod 設計,保留高聳拱頂、彩繪玻璃與壁畫,並在中央設置三層黑鋼書架,現代與歷史巧妙融合。光線從教堂窗灑落書頁之間,營造出如天堂般的閱讀氛圍,因此被譽為「世界最美書店之一」。書店內不僅販售各類書籍、音樂與禮品,也設有咖啡區,讓人能在古老祭壇前品味咖啡、靜心閱讀。書店的新生不僅是文化與建築的結合,更象徵知識與信仰的延續。

◎伯尼芳坦博物館:是以象徵性與幾何秩序見長的義大利建築師阿爾多・羅西(Aldo Rossi) 的代表作之一。博物館坐落於馬斯河畔,整體建築呈長條形量體,以簡潔的磚紅立面搭配銀灰色金屬圓頂,後者宛如火箭或燈塔,象徵「通往知識的旅程」。羅西在設計中融入古典對稱與現代極簡,讓博物館不只是展示空間,更像是一座思考藝術與時間的建築雕塑。

室內設計延續外部幾何秩序,空間以清晰軸線與自然光為主導。中央大階梯貫穿建築,將觀者引導至上層展廳,既具儀式感又柔和人性。展覽分為兩大主題:中世紀與文藝復興藝術,收藏佛蘭德與荷蘭畫派的繪畫、宗教雕塑與木雕祭壇;以及聚焦當代藝術,包括極簡主義、概念藝術等流派的作品。整體動線流暢、光線均衡,使人能在靜謐的氛圍中細細感受藝術與建築之間的對話。

列日火車站

天堂書店

伯尼芳坦博物館

Day 10

馬斯垂克 – 奧特洛 – 烏特勒支

早餐:飯店早餐 午餐:博物館或園區輕食簡餐 或 發代金 EUR 30/人 晚餐:運河區餐廳三道式料理

住宿Crowne Plaza Utrecht 或同等級

◎庫勒慕勒美術館~藝術與自然的完美結合:庫勒慕勒美術館位於高費呂韋國家公園內,是一座完美融合藝術、建築與自然的博物館。它由藝術收藏家海倫‧庫勒慕勒(Helene Kröller-Müller)與比利時建築師亨利.范德費爾德(Henry van de Velde)合作,於 1938 年正式開放。海倫是二十世紀初歐洲最具遠見的收藏家之一,她相信現代藝術能啟發人類心靈,因此在 1907 年至 1920 年間積極收藏梵谷、秀拉與畢卡索等人的作品。她的願景是讓藝術「成為全民的精神財產」,最終將龐大收藏捐贈給國家,也促成了這座國家級美術館的誕生。館內收藏約 90 幅梵谷油畫與 180 幅素描,收藏量僅次於阿姆斯特丹梵谷博物館。除印象派與現代主義繪畫外,也展出包括羅丹、摩爾與杜布菲等雕塑大師的經典作品。1977 年,荷蘭建築師維姆.奎斯特(Wim Quist)為美術館增建現代展館,使整體空間更開放流動,並以自然光與玻璃結構營造出通透的觀展氛圍。而佔地超過 25 公頃的雕塑花園與其間超過 160 件雕塑,也讓旅人得以在綠意中與藝術對話。

庫勒慕勒美術館

庫勒慕勒美術館

庫勒慕勒美術館

Day 11

烏特勒支 – 阿姆斯特丹

早餐:飯店早餐 午餐:當地餐廳兩道式料理 晚餐:飯店主廚精選三道式料理

住宿Hotel Okura Amsterdam 或同等級

◆烏特勒支~歷史古城與風格派建築誕生地:烏特勒支是荷蘭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其歷史可追溯至公元一世紀羅馬時期。老城區圍繞著壯麗的主教塔展開,這座高達 112 公尺的哥德式鐘塔是城市的象徵,也曾是中世紀主教座堂的一部分。老城街巷以放射狀展開,街道狹窄蜿蜒,滿佈石板路、紅磚立面的古屋與教堂,至今仍保留著中世紀格局與氛圍。

最獨特的是貫穿城市的運河系統,與阿姆斯特丹不同,烏特勒支的運河下層設有碼頭地窖——這是中世紀為貨物裝卸與倉儲所設的兩層河岸構造,如今多被改為咖啡館、酒吧與藝廊,形成「地面之下的街景」。

此外烏特勒支是建築師赫里特·里特費爾德的故鄉,他在此創造了風格派運動唯一實現於建築中的範例——里特費爾德·施羅德住宅。歷史與現在建築並存,建構了城市獨特的樣貌。

◎里特費爾德·施羅德住宅:赫里特.里特費爾德(Gerrit Thomas Rietveld)出生於烏特勒支一個木匠家庭,早年便接觸木工技術。1906 年左右他開始自學設計與建築,後來在家具製作與建築兩個領域皆展現極高創造力,是荷蘭「De Stijl(風格派)」運動中最有名的設計師之一,他的思想也深深影響了後來的包浩斯、現代主義運動以及 20 世紀家具設計。1919 年,他開設自己的建築事務所,逐漸成為荷蘭現代主義的代表人物。他一生都在烏特勒支生活與工作,許多經典作品都位於這座城市,因此烏特勒支被視為「Rietveld 之城」。

里特費爾德.施羅德住宅是由建築師里特費爾德與屋主施羅德夫人於 1924 年共同設計,是「De Stijl(風格派)」運動的經典代表作與唯一實現於建築中的範例。外觀以白、灰、黑為基底,輔以紅、黃、藍三原色點綴,強調幾何與平面構成之間的動態關係。建築最大的特色在於其靈活可變的空間設計:二樓使用可移動的滑動牆板,可依需求打開或分隔,讓住宅在開放與私密之間自由轉換。這種突破傳統住宅格局的理念,展現了「空間即流動」的現代主義精神。里特費爾德為住宅設計了整體家具與內裝,使建築與生活融為一體。屋主施羅德夫人於此居住超過六十年,直到 1985 年去世。2000 年,該建築被列入 UNESCO 世界文化遺產,象徵現代建築史上由藝術走向功能與自由的轉捩點。如今由烏特勒支中央博物館管理,採預約導覽制,是建築愛好者朝聖荷蘭現代主義的重要地標。

◆Erasmuslaan 住宅群:Erasmuslaan住宅群臨近施羅德住宅,是里特費爾德從風格派邁向功能主義的重要轉折作品。住宅群由兩組建築構成,皆為兩層連排鋼骨與磚牆結構住宅。這些房屋外觀潔白、線條簡潔,配以長形水平窗與平屋頂,展現「Nieuwe Bouwen」— 荷蘭現代建築運動的理性精神。里特費爾德延續了他在施洛德住宅中的空間概念,透過靈活的隔間設計與極簡家具,創造出可調節的居住空間。

烏特勒支

里特費爾德·施羅德住宅

Erasmuslaan 住宅群

Day 12

阿姆斯特丹

早餐:飯店早餐 午餐:私人運河遊船+輕食午餐 晚餐:精選餐廳三道式料理

住宿Hotel Okura Amsterdam 或同等級

阿姆斯特丹是荷蘭的首都與文化中心,以縱橫交錯的運河、古典建築與開放多元的城市精神聞名。城市起源於十三世紀的阿姆斯特爾河(Amstel)、築壩(Dam)而得名。其獨特的「運河帶」(Grachtengordel)於17世紀黃金時代形成,如今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沿著運河分布著狹長的商人宅邸、拱形橋與楓樹大道,構成歐洲最詩意的都市景觀之一。而梵谷博物館與國家博物館等地標也展現了城市深厚的藝術與人文底蘊。

◆阿姆斯特丹中央車站:阿姆斯特丹中央車站由荷蘭建築師皮埃爾.庫柏斯(Pierre Cuypers)設計,於1881年動工,1889年正式啟用。建築外觀猶如一座雄偉的宮殿,融合哥德復興與文藝復興風格,與他同時期設計的國家博物館有異曲同工之妙。結構則由鐵路工程師L.J. Eijmer負責,其鋼鐵與玻璃的大型拱形天棚在當時堪稱工程壯舉,展現十九世紀末對技術與藝術的雙重追求。

◆阿姆斯特丹北岸港區步行:北岸港區曾經是阿姆斯特丹重要的工業中心,特別是造船業。隨著時代變遷,工業逐漸衰退,這片區域也一度沉寂。近年來,北岸港區透過都市再造計畫轉型為現代化的多功能區域,結合住宅、辦公、藝術與休閒空間,吸引了許多國際與荷蘭本地建築師參與設計,也成為創新建築與文化再生的熱點。

此區代表性建築包括由德國建築事務所Delugan Meissl Associated Architects 設計於2012年完工的EYE電影博物館,館身以未來感十足的動態外觀象徵電影的流動與想像。另一個標誌性建築則是阿丹塔。阿丹塔原本是殼牌石油總部,翻新後結合觀景台、旋轉餐廳、音樂工作室與飯店成為觀光與創意產業的核心。整個北岸港區融合工業遺產與當代建築風格,是阿姆斯特丹最具前瞻性的城市更新範例。

◎阿姆斯特丹運河遊船:阿姆斯特丹的運河系統是城市的靈魂,搭乘運河遊船是體驗阿姆斯特丹獨特魅力的絕佳方式。遊船緩緩穿梭於交織的運河之間,沿途欣賞17世紀遺留下來的古老建築、精緻的橋樑和充滿特色的船屋,感受這座城市濃厚的歷史氛圍。

◎梵谷博物館:梵谷博物館於1973年開放,是世界上收藏梵谷作品最多的博物館。博物館主體由出生烏特勒支,擅長簡潔線條和現代主義風格的荷蘭建築師赫里特.里特費爾德所設計,強調了光線和空間的運用,為梵谷的作品提供了理想的展示環境。1999年日本建築師黑川紀章設計了新的側翼,為博物館增添了現代化的展覽空間,新舊建築相互輝映展現了不同時代的建築美學。

館內收藏超過200幅梵谷的油畫、400-500幅素描和書信,其中《向日葵》、《在亞爾的臥室》和《吃馬鈴薯的人》等名作更是吸引了無數藝術愛好者前來朝聖。除了梵谷的作品外,博物館也展出了莫內和高更等同時代藝術家的創作,讓參觀者能更全面地理解梵谷所處時代的藝術背景。

爾後如時間足夠,您將可自由探索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北岸港區

阿姆斯特丹運河遊船

梵谷博物館

Day 13

阿姆斯特丹 ✈ 桃園國際機場

早餐:飯店早餐 午餐:米其林一星餐廳 晚餐:機上套餐

住宿:機上客艙

◎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同樣由建築師皮埃爾.庫柏斯(Pierre Cuypers)所設計,於1876年至1885年間建造,整體融合了哥德復興與文藝復興風格,是荷蘭最具代表性的歷史文化建築之一。2003年起班牙建築事務所Cruzy Ortiz負責全面翻修,耗時十年,保留歷史風貌的同時也導入現代空間設計,使館舍煥然一新。

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的館藏豐富,涵蓋了荷蘭黃金時代的藝術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包括林布蘭特的《夜巡》、維梅爾的《倒牛奶的女僕》等。館內還展出中世紀雕塑、亞洲藝術、裝飾藝術與歷史文物,展陳設計極具現代感,並保有歷史建築的莊嚴氛圍,是結合藝術、建築與文化的地標性博物館。

◆愛馬仕阿姆斯特丹旗艦店:愛馬仕位於阿姆斯特丹的旗艦店又被稱為「水晶屋」(Crystal Houses),由荷蘭建築事務所MVRDV操刀設計,外觀由數千片透明玻璃磚堆砌而成。這種獨特的設計不僅為這建築注入了現代感,也巧妙地與周圍的傳統紅磚建築相融合,創造出一種既古典又前衛的視覺效果。

「水晶屋」的設計概念是希望在保留原有建築特色的同時也能展現出時尚與環保的理念。玻璃磚的使用不僅讓自然光線得以穿透營造出明亮通透的空間感,也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建築思維。

爾後可以博物館區漫步逛街。傍晚驅車前往機場,準備搭機返回台灣。

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

林布蘭.夜巡

Day 14

桃園國際機場

早餐:機上套餐 午餐:機上套餐 晚餐

住宿:溫暖的家

班機返抵台灣,結束這趟精彩的荷比建築之旅。帶著滿滿的收穫與美好回憶,期待下次再相見。

其它說明

行程說明:

1. 團費報價以雙人房(2人一室)為主。若單人報名,須付擔全程單人房差額。目前不提供同性配房服務。

2. 單人房加價:請洽詢業務。單人房加價係指「單人指定入住一間單人房之房價差」,單人房為一人使用空間,如需詢問單人入住雙人房價差請另外詢問業務專員。

3. 飯店的團體房無法指定連通房、同行親友指定住在同樓層或鄰近房間,我們會向飯店提出您的需求,但無法保證飯店一定會提供,敬請見諒。

4. 飯店建築常遇房間規格差異,或飯店善意升等造成房間大小不一,此非本公司所能掌控,亦無差別待遇,敬請旅客知悉。

5. 旅行社出團之機位為團體機位,領隊僅能依照航空公司所給予的位子進行調整,並不能保證親友一定會坐在一起或皆有走道位,敬請知悉。

6. 當地餐食口味偏重、葷食多肉、素食選擇性低,請於報名時提供特殊餐食需求。恕無法指定餐食,僅能根據過敏及特殊飲食禁忌替換可能選項。無法指定替代選項,敬請知悉。

7. 依當地消防法規定,小孩(一般是指12歲以下)須有床位,且部分飯店只接受小孩才能加床,不接受三位大人(12歲以上)同房;若三位大人要同房,則幾乎無法訂到標準的三人房,會以標準雙人房加一單人床(多為行軍床或沙發床)方式安排,且飯店房間室內空間不若美加地區寬敞,可能將影響室內的活動空間,建議避免三人同房。

8. 本行程視飯店及航空公司之確認及當地節慶保有調整之權利,若遇商展或節慶,將會尋找同等級替代飯店及住宿點,敬請包涵,行程/航班/飯店/餐食以「行前說明會」書冊所列資料為準。

9. 最低組團人數為15人,為保持旅遊品質,最高上限為20人(不含領隊、達人老師)。如低於15(含)人,本公司保有最後出團之決定權。

10. 訂金NT. 10,000 元。 (遇旺季或連續假期期間團體,訂金將會提高。)

11. 保留團位後請於三天內繳交訂金,如遇團體屆滿或限期開票,請依業務服務人員提供之期限內繳交訂金,始完成報名手續。

12. 提醒您:當您繳付訂金即表示旅遊契約產生效力,本公司將依與各協力商之約定,為您預付旅程的各項費用(餐食/住宿/機票等)。若因故取消,本公司將依「國外旅遊定型化契約書」之相關條款估算已實付的費用,收取超支費用或退回剩餘訂金。多數外籍航空公司一經開立機票即無退票價值,亦不接受調整名單。

13. 由於行程(車、餐食、行程內容)皆為事先安排,若旅客臨時在國外通知無法參加,則視同放棄行程,無法退費,敬請知悉。

 

費用包含:

1. 行程內文所標示之餐食 (自理餐除外)

2. 住宿

3. 入內門票

4. 全程導遊司機領隊服務費

費用不含:

1. 全程來回機票(含各地機場稅、燃油費)。

2. 護照或其他旅遊證件代辦費用(台胞證等..)

3. 各項禮貌性質小費

4. 私人消費等

保險:

本公司遵照旅遊業管理規則第53條規定,於旅遊期間投保「旅行業責任保險」,內容如下:

1. 旅客因意外身故或失能(依等級標準給付),最高給付新台幣250萬元。

2. 旅客因意外事故所致體傷之醫療費用,最高給付新台幣20萬元(憑單據實報實銷)。

另,本公司特別加保「海外旅行平安保險及旅行不便險」,內容如下:

1. 旅行平安保險

A. 旅客因意外身故或失能(依等級標準給付),最高給付新台幣200萬元。

B. 旅客因意外事故所致體傷之醫療費用,最高給付新台幣20萬元(憑單據實報實銷)。

C. 旅客於海外因突發疾病,「住院」醫療費用最高給付新台幣20萬元、「門診/急診」醫療費用每次最高給付新台幣2000元(憑單據實報實銷)。

2. 旅行不便險

A. 班機延誤超過4小時(含) ,定額給付新台幣5000元 (須附上航空公司開立的航班延遲證明)。

B. 旅程因天候、罷工…等須變更行程所衍生的費用,最高給付新台幣12萬元 (憑單據實報實銷)。

C. 行李延誤超過6小時以上,定額給付新台幣5000元 (須附上航空公司開立的行李延遲證明,不含返程回國內機場的行李)。

D. 旅行文件(護照或簽證)遺失,定額給付新台幣5000元 (須附上當地警局的報案證明)。

E. 因法定傳染病導致旅程變更所衍生的費用,最高給付新台幣12萬元 (須附上當地海關/衛生單位…等開立的官方隔離證明,憑單據實報實銷)。 

出發日期

verified保證出發 sell促銷
出發日期 行程名稱 航班 機位 已售 候補 可售 售價 出團狀態
EU14AABR260618A
2026/06/18(四)
14

2026/06/18(四) | 桃園國際機場出發

胡琮淨老師帶路:荷比建築14日
機位 22 候補0 已售0 可售20
桃園國際機場出發
長榮航空 早去晚回
22 0 0 20
NT$268,000
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