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中海的湛藍懷抱中,塞浦路斯是一座擁有雙重靈魂的島嶼。歷史的分裂讓這片土地成為少數能「一日走訪兩國」的地方。島上的南北,因文化與信仰的差異,曾被一道綠線分隔——如今,那條界線不再冰冷,而是旅人探索兩種世界的起點。 上午從南邊出發,穿越邊境線進入北塞浦路斯,感受濃厚的東方韻味;午後再回到南塞,體驗歐洲的閒適步調。 在這座小島上,短短一天你便能走過兩種語言、兩種貨幣與兩種文化的交織。
酒莊坐落於特羅多斯山區壯麗的 Marathasa 山谷,海拔約 1,100 公尺,周圍環繞著松林與梯田式葡萄園,是島上最具代表性的高海拔酒莊之一。酒莊以現代化設備結合傳統技藝,採用天然發酵與精準溫控技術,呈現出屬於賽普勒斯高山風土的細膩風味。 在建築設計上,Marathasa Winery 由當地建築師打造,以天然石材與木質為主要素材,線條簡潔而具雕塑感。建築外觀融入山勢起伏,大片落地窗引入陽光與壯闊山景,讓訪客在品酒時可同時欣賞 Troodos 山區的壯麗全景。
塞浦路斯擁有多座多處重要文化遺產:建於11-16世紀的特羅多斯山教堂建築群保留了拜占庭時期描繪聖經與聖徒的壁畫,色彩鮮豔、生動細膩,融合拜占庭與西方文藝復興風格,藝術價值極高。而庫里翁遺址與帕弗斯考古公園則呈現了在不同年代古老民族生活的智慧與遺留的痕跡。目前,特羅多斯山與帕弗斯考古公園已被聯合國教科文處隻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而庫里翁遺址也被塞浦路斯列為國家文化遺產。
希臘與羅馬神話一脈相承,其中的故事與人物一直是西方美術的重要題材。在希臘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阿芙蘿黛蒂即為羅馬神話中的維納斯。阿芙蘿黛蒂由海中的泡沫誕生,隨後漂浮至帕福斯和利馬索之間的這片海灘,從此這裡成為了象徵愛與美的地方,海灘上最著名的是矗立在海中的巨大石塊,被稱為「阿芙蘿黛蒂之石」。傳說若繞石塊游泳一圈,便可得到永恆的愛與美。十五世紀義大利畫家桑德羅.波提切利的名作《 維納斯的誕生》便透過優雅的線條,描繪了愛與美之神從海中誕生的場景。畫作目前收藏於佛羅倫斯的烏菲茲美術館中。
酒莊坐落於特羅多斯山區壯麗的 Marathasa 山谷,海拔約 1,100 公尺,周圍環繞著松林與梯田式葡萄園,是島上最具代表性的高海拔酒莊之一。酒莊以現代化設備結合傳統技藝,採用天然發酵與精準溫控技術,呈現出屬於賽普勒斯高山風土的細膩風味。 在建築設計上,Marathasa Winery 由當地建築師打造,以天然石材與木質為主要素材,線條簡潔而具雕塑感。建築外觀融入山勢起伏,大片落地窗引入陽光與壯闊山景,讓訪客在品酒時可同時欣賞 Troodos 山區的壯麗全景。
「梅提歐拉」在希臘文中意為「懸於空中」。14 世紀戰亂時,修士們為遠離塵世,攀上峭壁建立修道院,以籃索升降物資,過著與世隔絕的清修生活。他們在石壁間開鑿空間,建造禮拜廳、繪製壁畫、抄寫經典,守護著拜占庭藝術與信仰的火種。歷經數百年,梅提歐拉成為希臘東正教的重要聖地。那些矗立於崖頂的修道院,如今仍靜靜懸浮於雲霧之間,見證信仰的堅定與時間的永恆。
相傳在荷馬史詩《奧德賽》中,歷經十年戰爭與漫長漂泊的英雄奧德修斯就是在此登陸,並且幸運的遇見了善良的娜奧西卡公主獲得庇護與援助,終於踏上返鄉的最後航程。 也因此,科孚島被視為他歸鄉前的最後驛站,象徵著希望與重生。如今漫步其間,橄欖樹林在微風中搖曳,舊城巷弄裡瀰漫著威尼斯式的古典氣息。登上阿基里斯宮遠眺海天一線,浪潮拍岸的聲音,彷彿仍在低語著古老的史詩。
德爾菲遺址是古希臘文明的瑰寶,其中的阿波羅神殿是太陽神發出神諭之處。神諭必須透過阿波羅的女祭司皮媞亞(Pythia)傳遞,她們被認為是阿波羅的神秘配偶,需要終身侍奉神明並保持貞節,所以傳統上皮媞亞由處女擔任。傳遞神諭時她們會坐在神廟內的三腳架上,透過吸入從地縫冒出的氣體進入恍惚狀態,並以隱晦的話語回答提問。這些神諭由祭司轉譯為詩句形式,為個人和城邦在政治、戰爭、貿易等重大決策上提供指引。德爾菲不僅是宗教聖地,也成為各城邦展示財富和權力的舞臺。今日的德爾菲遺址,包括阿波羅神廟、劇場與體育場,仍能讓人感受到其歷史的厚重與神秘。考古博物館則收藏了大量珍貴文物,包括青銅戰車御者雕像。